【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绘就乡村新画卷-9游会
5月3日,高铁和公路穿过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的麦田,构成美丽田园画卷。该县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打造公路、铁路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致富路。本报通讯员 张明伟 摄
日前,安庆市岳西县温泉镇东营村村民在秧田里劳作。近年来,岳西县不断加大水稻优良品种推广力度,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本报通讯员 吴均奇 摄
日前拍摄的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芍花村光伏电站。亳州市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实施绿色新能源项目,带动生态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新能源总装机超过200万千瓦。本报通讯员 刘勤利 刘晶晶 摄
5月30日,宣城市宁国千年古镇胡乐镇农民在准备端午特色美食枕头粽、手工糍粑、绿豆糕等。近年来,该镇通过打造电商直播基地,让特色农产品“线上”飘香。同时,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推介系列活动,打造艺术乡村,用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 特约摄影 李晓红 本报通讯员 章念东 摄
5月19日,果农在采摘油桃。今年宿州市砀山县5万亩大棚油桃喜获丰收。近年来,该县引导果农开展标准化、现代化种植,不断提升大棚油桃品质,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宽销路,年产值超10亿元,并成功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 本报通讯员 崔猛 摄
近日,在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客人在民宿周围游玩、看书、拍照,享受慢生活。含山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打造集“食、宿、娱、游”为一体的特色民宿,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通讯员 欧宗涛 摄
5月14日,蚌埠市五河县新集镇双河村村民正在加工笛膜。新集镇依托当地的芦苇资源和古法采集技术,充分利用被誉为中国“笛膜之乡”的双河村的独特优势,在笛膜产业上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目前,全村近800户农户参与制作,年产笛膜800万至1000万根,户均增收可达3万元。特约摄影 李向前 摄
5月28日,亳州市蒙城县举行全县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目前,该县190余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本报通讯员 胡卫国 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部署,突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全面落实“四个优先”要求,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奋力推动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通过乡村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乡村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举措,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