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和美乡村
岳西县马畈村:那块田 贫瘠山地蹚开新出路-9游会
在岳西县石关乡马畈村,成片的茭白田与道路、民居交相辉映,绘出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绚丽图景。(资料图片)本报通讯员 吴均奇 摄
2023年12月22日,岳西县石关乡马畈村种植大户刘三一望着自家的蔬菜喜笑颜开。他家种了14个大棚的高山蔬菜,一年收入10万元左右。本报记者 李 博 摄
焐热“冷浸田” 村民住上“茭白楼”
雪后初晴,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石关乡马畈村银装素裹,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披上了白衣。
站在一块刻着“茭白之乡”字样的雕塑下往村里望去,成片的茭白田在白雪的掩映下,似乎正在为明年实现年产值千万元的目标储备能量。
1000多亩地,亩均产值6000元至8000元,谁能想到马畈村这块“致富田”,曾是被当地人自嘲为“十年九青封,十种九不收”的“冷浸田”。
“过去在我们这种植水稻,别提卖钱了,家里人都不够吃。”今年50岁的马畈村茭白种植大户刘亚回忆起上世纪种植水稻时的场景,感慨万分。
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条件不利,村民们种出来的水稻往往是“种一坡、收一锅”。“每年最多种一季水稻,而且产量还不高。”
马畈村田地少,能耕种的田地占全村面积不到16%。“种出来的水稻卖不了钱,大多数村民只好外出打工。”不过,一直跟土地打交道的刘亚却对村里的“冷浸田”“不死心”。
水稻收成不好,他就想办法种高山蔬菜。“我就觉得我们这纯天然的山泉水,不种点东西太浪费了。”就是这一股不服输的劲,让刘亚找到田地的“另一番出路”。
“2001年初,自家种的西红柿在本地卖不出去,就用车拉到合肥去卖。”在那里,刘亚跟茭白首次结缘。当时,刘亚和同行村民在批发市场看到,不少商家在卖茭白,虽然售价高,但是买的人络绎不绝。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不仅没见过茭白,更是没听过。我跑去跟卖菜师傅打听,才知道苏浙那边人经常吃。”刘亚说,当时师傅介绍温差大、水量多的气候条件最适合种植茭白,“我一听,心里乐了,这说的不就是我们那儿嘛。”
返村的路上,刘亚和同行的几位村民满心欢喜,合计着开春后种上点茭白试试。
说干就干。最开始,刘亚在山上半亩荒地上试种了1000棵茭白苗。果然如合肥那位师傅所言,村里的独特气候正适合茭白生长,采摘的茭白果肉饱满,品质上乘。
“你猜我最后卖了多少钱?近3000元!”刘亚兴奋地对记者说。而当时,村里一亩水稻最多只能卖六七百元。
看得见的收成就是最好的“动员令”。高出水稻数倍的出售价格让刘亚和其他村民逐渐打消顾虑,加大茭白种植力度。2004年,马畈村将茭白作为主导产业,整村推广。
茭白产量越来越多,销向何方?“最开始,都是靠村民们一担一担,拉到外地批发市场上去卖。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马畈茭白还没形成广泛的知名度,外地客商不知道;第二,村里通向外面的是条土泥巴路,进出不便。”刘亚说。
名气可以慢慢培养,道路修建等不得。
时任马畈村党支部书记吴烈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此,他就带着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一起修路。2005年搞道路硬化、铺水泥路,2010年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2021年对村里的柏油马路进行扩宽……马畈茭白也沿着这条越来越宽的通村道路,走向四方。
“如今,每逢采摘季,到村里收购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有合肥的、黄山的,还有江苏、浙江等地的收购商。”刘亚说,“最好的时候,一亩茭白能卖到1万元。”
茭白大卖,马畈村民富了起来,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楼房。村民们还亲切地将自己盖的楼房称为“茭白楼”。
抱团发展 小茭白“长”成大产业
小茭白种出“大钱景”。刚刚住上“茭白楼”的村民们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前方的“危机”。
刘三一是马畈村最早一批嗅到“危机”的人。刘三一在城里打过工,也在村“两委”做过事,最后搞起了茭白种植,见识得多,自然对周遭环境的变化能快速感知。
“连年种植同一个品种茭白,种性逐渐退化,品质变差;村民各种各的,没有形成发展合力。另外,村里还有一些无人耕种的土地在那白白放着,很可惜。”每次和村干部、村民交谈时,刘三一总会说起自己的担忧。
规模种植才能带来规模效益。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刘三一以每亩每年400多元的价格承包了马畈村河东组的30多亩闲置土地,正式踏上规模化种植茭白的道路。2012年,刘三一又成立丰收种养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 农户”的种植模式,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路无三脚平,地无三尺好”,面对独特的山区地貌,规模化种植谈何容易?刘三一一边请教农业专家,一边翻阅相关书籍,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办法,提升田地肥力。
一阵大雪过后,马畈村的茭白田、通村水泥路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整个村仿佛被凝固,只剩沟渠里的山泉水在静静地流淌,滋润大地。
“茭白依水而生、因水而白,水对我们种植户来说,至关重要。这几年,在各级政府资金的支持下,村里对沟渠和道路进行了改造提升,大大增加了我们开展规模化种植的信心。”刘三一说。
如今,刘三一家的茭白田成了“明星田”。“单季茭白亩产一般在2800斤至3000斤,去年,每斤能卖到2.5元左右,今年受市场行情影响,每斤不到2元;双季茭白亩产在4000斤至4200斤,每斤均价在2元左右。去除成本,今年每亩的收益至少也有6000元。”刘三一告诉记者。
在马畈村,刘三一家的那块田还是“试验田”和茭白种植“风向标”。
“与村民自种不同,规模化种植投资大,人工、田租、肥料等,每天都是固定成本支出,而且这几年成本在上涨,只有不断地改良品种、改进技术,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于是,刘三一每年都会腾出一部分地来试验新品种茭白。“效益好的话,第二年就会扩大种植面积。”刘三一说。
村民刘和成家种了几亩茭白,面积虽不大,但好歹也是块“肉”。每年刘三一家试验的新茭白品种,他都格外关注。“比起听专家们介绍,我更相信自己看到的。”刘和成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在刘三一这里先后购买过“浙茭二号”、皖茭等种苗,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现在,马畈村茭白种植面积稳定在950亩以上,年产值在760万元以上。村内种植规模较大的农场有两家:丰收种养专业合作社和岳西刘亚家庭农场,另外还有不少专业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土地种植茭白。
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是关键。规模化种植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村民致富。
今年55岁的石关乡石关村村民刘改荣,目前在丰收种养专业合作社里负责田间管护工作。“从家到这,骑车十几分钟。工资按天结算,现在一天210元,我很满意。”刘改荣大姐说。
像刘大姐这样的固定员工,丰收种养专业合作社还有2名。不仅如此,每年的采摘旺季还会请大量的兼职工。“一年光发工资都要花费十几万元。”刘三一告诉记者。
最近,刘三一又从村干部那里听到一则利好消息——村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快要开工了。
“希望沟渠能进一步改善提升、田间的道路能再宽一点,高标准农田建设好后,说不定还能吸引外面的专业团队来我们这儿投资,到那时,村里的茭白产业还能‘更上一层楼’。”聊起高标准农田建设,说起马畈村的茭白产业,刘三一有着说不完的话。
借力“最强大脑” 产业升级育新机
前些年,在省农科院园艺所专家团队的建议下,刘三一的合作社开展高山茭白和大棚蔬菜的轮作模式。深冬,田间万物静寂的时候,他的14个蔬菜大棚里仍生机盎然。
气温骤降,大棚里的蔬菜如何安全过冬?近日,刘三一带着疑惑拨打了省农科院专家的视频电话。“要保持大棚棚膜的密封性、夜间可以临时加温、大棚白天通风时间不要太长……”电话那头,专家耐心解答。
“过去缺少科技支撑,山区蔬菜抗水旱灾害及病虫害能力差。现在有了专家们‘最强大脑’的支持,让我们的蔬菜种植‘全程无忧’。现在,大棚亩产值突破3万元,除去成本,每亩收益在2万元以上。”刘三一告诉记者,在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帮扶下,合作社还参与岳西县科技局支持的茭白产业竞争力提升科技攻关项目,农业与科技联系更紧密了。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岳西县坚持把科技特派员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主导及特色优势产业,围绕蔬菜、茶叶、蚕桑等五大特色产业组建了10个科技特派团,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
2023年,该县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89名,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行政村、省级农林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专业合作社“全覆盖”,打通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产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核心。
在村里“一宅两院”民宿的商品货架上,摆放着茭白干、茶叶、木耳、辣椒酱等土特产品。“来这游玩的顾客,返程时基本上都会买一些带回去。去年,我们带动村民们销售土特产品累计20余万元。”民宿管家刘文文说。
乡村美景引客,乡土味道留客。马畈村以美食文化为流量导入口,鼓励村内农家乐、民宿开发各具特色的本地菜品,把纯正的“大山味道”呈现给八方来客,从而把乡村味道变成“一桌产业”。
去年,马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与村外企业合作,承租了村民闲置房屋,建起村里的“美食新地标”——茭香田园餐厅。
沿着进村的道路直行,不一会儿,就能看到一栋灰白相间的现代建筑伫立在山野间,独特醒目,这就是茭香田园餐厅。
“我们这里原料正宗,做法地道,保准您满意。”看到游客进门,服务员热情地拿着菜单推介起来。
清蒸茭白、石耳炖土鸡、山粉圆子、酸菜豆腐炖腊肉……记者注意到,菜单上有40多道菜品。“我们会根据季节开发时令菜品,满足游客需求。”茭香田园餐馆主厨储新武介绍,这几年村里的旅游很火,不少回头客都是冲着山里的美食来的。2023年,餐厅营业额超过200万元。
当前,岳西县正大力推进“大石关”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马畈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气温回暖,工人们又开始在村里的茭白三产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忙活起来。
“这是村里新建的旅游项目,项目占地10亩,将在茭白田里尝试茭白、成品鱼、泥鳅套养。项目按照‘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家庭农场 农户’的模式运行,将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马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伟告诉记者,今年夏天,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体验茭白采摘的乐趣,还能钓鱼、到田里抓泥鳅。
和美乡村,蕴藏在每个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马畈村村民,面对先天不足的土地资源,不妥协、不放弃,转思路、想点子、加油干,最终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成功将“贫瘠山地”变成了一片“希望的田野”。
“今年夏天,一定要再来这里看看,那时这里又会是一番新模样。”采访结束,刘伟向记者发出邀请。(陈成 徐琪琪)